发病机制:
1.代谢紊乱 包括糖代谢紊乱和脂代谢紊乱,主要为高血糖。
(1)肾小球组织蛋白的非酶糖化:蛋白质的非酶糖化可改变GBM和系膜区基质蛋白的理化特性,促进GBM通透性增加、GBM增厚和系膜区基质增加。上述作用已在动物实验中应用氨基胍直接阻断组织蛋白的非酶糖化而证实。
(2)山梨醇旁路代谢的活化:可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足突的功能和结构,破坏GBM结构的完整性,尿蛋白排泄增加。醛糖还原抑制剂对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高血糖可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C信息传导途径,导致一系列生化和病理生理改变,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应用其拮抗药或抑制剂可一定程度上防治DN的发生。高血糖的上述病理生理作用详见第十二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4)高血糖可使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和合成胶原蛋白(?型、?型和?型胶原蛋白),层黏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等增加,加之非酶糖化使上述蛋白的降解减慢,促进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加和扩张。
(5)细胞因子:体外试验、动物实验及一些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研究报道,高血糖可使肾实质细胞(主要包括系膜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等)表达和合成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增加,因此在细胞因子水平阻断其病理作用,是今后值得研究的防治DN的重要途径之一。
①TGF-?:是一种活性多肽,已证实其在组织细胞表达和分泌增加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纤维化有关。
糖尿病时,体外和动物实验显示在高血糖和肾内血管紧张素?(Ang-?)浓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刺激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GF-?
1mRNA增强,TGF-?
1合成分泌增加,来自DN患者的肾小球显示有相似的TGF-?
1mRNA表达增加。肾组织TGF-?产生增加与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堆积有关,并促进肾小球硬化。TGF-γ几乎刺激所有组织细胞对细胞外基质成分如?v?胶原蛋白、各种糖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延缓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此外,其尚有抗炎和抗细胞分化的功能等。在
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应用胰岛素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和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T
1拮抗药可降低肾小球升高的TGF-?mRNA的表达,降低肾组织TGF-?的水平,减少TGF-?诱导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产生。进一步动物实验应用TGF-?抗血清和拮抗药亦显示可预防或减少肾小球多种基质蛋白的产生,减轻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另外,通过将TGF-?基因转染给正常大鼠肾脏可升高肾小球TGF-?的产生和导致较快的肾小球硬化,而应用生物学技术敲除TGF-?基因可明显防治肾小球的纤维化。鉴于上述结果有人提出应用TGF-?拮抗药防治DN的观点,但尚待研究观察。
②CFGF:人类CTGF由Bradham首次于1991年在人体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发现。它广泛表达于成人各种组织器官如心、脑、肺、肝、肾等,特别在肾脏有较高表达。CTGF蛋白为肝素结合型,含349个氨基酸,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内分泌型多肽,可由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它具有趋化细胞、促进细胞黏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长、促进细胞外基质(如?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整合素等)合成分泌等作用,与肾脏的肾小球硬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CTGF是TGF-?的下游因子,介导TGF-?的作用,同时TGF-?尚能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细胞等合成和分泌CTGF增加,后者又可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肾小球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管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可分泌少量的CTGF,但在一些病理状态下,特别是在伴有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肾小球系膜区和肾小管间质病变区,CTGF表达量明显增加。动物实验显示
糖尿病大鼠或小鼠肾小球CTGFmRNA水平明显增高,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mRNA表达明显增多;临床研究也发现
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区CTGFmRNA表达显著增加。阻断TGF-?的作用可减轻或延缓肾小球硬化,但TGF-?作用的靶细胞较多,功能比较复杂,完全阻断其作用可能产生一些不良作用,而CTGF在生理状态表达水平较低,生物学效应较单一,可能仅介导TGF-?的促纤维化效应,因此,阻断CTGF的表达或抑制其活性可能是一种更特异、更有效的防治肾小球硬化的手段。
③PDGF:是一种多肽类生长因子,主要来源于血小板,现已知其他组织细胞如巨核细胞、内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等亦合成和分泌PDGF,系膜细胞不仅能合成和分泌PDGF,同时拥有PDGF受体并通过自分泌机制促进其自身合成和分泌PDGF。它在许多刺激物,如高血糖、TGF-?、TNF、Ang-?、ET、凝血酶、LDL、蛋白激酶C激动药等及其自身的刺激下表达增强。在
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和DN的发生机制中占据一定位置。PDGF是强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原,是系膜细胞分裂增殖的启动信号,系膜细胞PDGF和PDGF受体的表达增强维持着系膜细胞的持续增生,结果表现为系膜细胞的持续增生和肾小球肥大,加之PDGF可趋化继发性巨噬细胞的参与,最终促进肾小球硬化。此外,将PDGF输入离体灌流的肾小球中可以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和阻力增加,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显著升高;PDGF还可直接或间接通过释放其他生长因子而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代谢,近来研究发现PDGF可以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释放TGF-?,而TGF-?已被证实是一种调节肾小球多种系膜基质蛋白的重要细胞因子。
④IGF:又称生长介素(somatotropin),包括IGF-?和IGF-?,循环中IGF主要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研究证实肾脏组织中存在IGF-?和IGF -?受体,而且亦是IGF-?的一个重要合成部位,甚至在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上亦存在IGF-?受体,并可通过自分泌机制反馈刺激其自身合成和分泌IGF-?,因此IGF-?亦是一种自分泌因子。直接给大鼠输注IGF-?可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迅速升高,并在停止输注后仍可持续大约100 min。IGF-?尚通过促进系膜细胞生长增殖和分泌基质,使肾脏体积和肾小球系膜区扩大;IGF-?尚可使Ang-?与系膜细胞上的受体亲和力增强,间接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说明IGF亦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
⑤TNF:是一种与TGF-?有许多相似特性的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动物实验报道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合成和分泌TNF增加,而氨基胍类药物可使其产生减少,提示TNF产生增加可能与蛋白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形成增加有关。TNF对系膜细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单独或与白介素-1协同增加系膜细胞前列腺素的合成,改变系膜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和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同时对系膜细胞内活性
氧代谢产物的形成亦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包括过氧化物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形成,造成组织的损伤。
⑥ET: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活性多肽,1988年首先由猪的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获得,称ET-1,随后发现此家族尚有ET-2和ET-3。内皮细胞是合成和分泌ET的组织细胞,近来研究发现,肾脏多种实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旁细胞等)亦丰富地表达ET基因,合成和分泌ET,并拥有ET受体,尤其是ET-1,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糖尿病动物模型显示,
糖尿病大鼠肾实质细胞表达ET-1mRNA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明显高于非
糖尿病对照组;临床研究亦发现
糖尿病患者尿ET排泄随尿白蛋白的排泄增加而明显增加。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给予特异性ETa受体拮抗药或服用ACEI或AT
1拮抗药阻断Ang-?的作用可减轻
糖尿病肾组织细胞增高的ET表达、合成和分泌,减少DN患者尿ET排泄。ET对肾脏具有多种病理生理作用:直接收缩肾血管,尤其是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升高肾小球内压;活化系膜细胞磷脂酶A
2,促进血栓素X
2的合成,亦致肾小球血管阻力增加;促进系膜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而产生生长增殖作用,并使其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增加,促进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蛋白多糖增加,致系膜区扩张和GBM增厚;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和释放TNF和PDGF;刺激肾髓质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增加;促进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凝血酶,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微
血栓形成。
⑦白介素(IL):肾小球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均可合成和分泌IL-1,且系膜细胞表面拥有IL-1受体,亦可通过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系膜细胞本身,产生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反应。IL-1与
其他细胞因子协同刺激系膜细胞分裂增殖和合成分泌基质蛋白;促进系膜细胞分泌中性蛋
【病因】
病因:D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为多因素所致,主要包括代谢紊乱、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遗传易感性等,其中代谢紊乱可能为其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