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治疗原则:IBS病因复杂,症状较多且易反复,不能单纯依靠特定的药物治疗,需按不同个体采用综合性的全身性治疗。
1.生活和饮食调节 避免诱发因素,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对
便秘、腹胀者,可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素,但不易产气的饮食,避免过食及零食。以
腹泻为主的患者,应少吃含粗纤维的食品。
2.精神治疗 精神状态与肠道症状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要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向病人解释疾病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应解除病人许多疑虑的心态,使其消除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应用镇静、抗抑郁治疗。可用去郁敏50mg, 3次/d,或
盐酸氟西丁(百忧解,Prozae)20mg/d,或用
氟哌噻吨/二甲胺丙烯(黛安神),每天上午2片,口服,以缓解其精神异常,使
腹痛等不适得以缓解。亦可选用
阿米替林25mg,2次/d、
多塞平25mg,2v3次/d,睡眠差者服
地西泮(安定)等。
3.药物治疗 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故应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药。
①抗胆碱能药:如
山莨菪碱(654-2)、
贝那替秦(胃复康)等,因不良反应较多渐被其他药物替代。目前推荐应用
美贝维林(麦皮凡林)10mg;
双环维林10mg;吡芬嗅铵(prifiniumbromide) 30mg;口服3次/d。亦有应用
西托溴铵(cimetropium bromide)50mg餐前服,取得良好效果。
②
盐酸
醋丁洛尔(
盐酸醋丁酰心胺):具有单一抗运动,无麻醉的抗胆碱能作用,用量为2mg,3v4次/d。亦可用
可乐定(氯压定)0.3v0.4mg,3次/d,口服,能促进小肠对液体物质吸收,增强结肠对电解质的吸收,以减慢小肠的转运时间,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③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心痛定)10v20mg或
维拉帕米(异搏定)40mg,3次/d口服,可抑制胃结肠
反射,缓解
腹痛,减少便次。
④
阿片类止泻剂:
洛哌丁胺(易蒙停)作用于肠壁的
阿片受体,阻滞乙酰胆碱和
前列腺素释放,抑制肠蠕动,增加水、电解质吸收。每次口服2mg,2v3次/d,每天用量不得超过10mg。便成形后可渐减用量至停药。有患者出现口干、腹胀,甚至呈假性
肠梗阻等副作用。亦有服复方苯乙哌啶,本药系哌替丁衍生物,除有止泻效果外,尚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大剂量有止痛和欣快感,长期使用有依赖性。
⑤微生态调节剂:是通过微生物学技术,将人体内正常菌群分离出来,经纯培养后,进行工业化生产,制成益生菌制品,再按原途径回归人体,调整微生态失常,达到防治疾病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微生态调节剂除有益生菌制品(Probiotics)外,尚有益生菌生长促进物质称益生元(Prebiotcs)。益生菌制剂服后进入肠道,迅速定植于肠道黏膜,并迅速繁殖形成生物学屏障,分解
葡萄糖产生
乳酸,使肠道pH降低,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生长,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和维持肠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改变肠道运动功能。常益生菌制剂有:
A. 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为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组成,对抗生素、
化疗药物具有抵抗性的
乳酸菌制剂,使患者服用抗生素、
化疗药后,肠内菌群保持平衡,消除由菌群失调引起的一些症状。每次服2v4粒,2v3次/d。
B.
嗜酸乳杆菌(乐托尔):主含
嗜酸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阻止细菌、病毒与肠绒毛黏附作用。每次1粒,口服3v4次。
D.
佳士康(gastrferm)主要为活性粪肠球菌,能耐受多种抗生素。每次1v2粒,2v3次/d。
E.
酪酸梭状芽孢肝菌(
米雅BM):为
宫入菌(酪酸菌)是芽孢厌氧梭状杆菌,在体内不受胃酸、胆汁等影响,是一体内正常菌群,可阻止有害菌定植,纠正肠内菌群紊乱,每服2片(含
宫入菌末40mg),3次/d。此外,尚有双歧杆菌(丽珠肠乐)、
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双歧杆菌(回春生)、
乳酸菌素、
乳酶生等,均属此类药物。
①饮食调整:进食有软化和扩大粪便容积的食物,如粗纤维多的食物,适量多饮水,定时排便。
②
西沙必利(普瑞博思):通过兴奋节前神经元的
5-羟色胺4(5-HT4)受体,并作用于肠肌丛神经节细胞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胃肠推动力,促进排便。每次5v10mg, 3次/d餐前半小时服。
③
乳果糖:口服15ml/d,可增加便次,使粪便变软,缓解排便困难。但有过敏者应慎用。
④口服
甘露醇2v4g,3次/d;或服葡甘聚糖1g,3次/d。
(3)
腹痛为主的治疗:注意情绪与
腹痛的关系,必要时
暗示疗法或局部热敷、
理疗、
按摩或封闭。近年报道钙通道阻滞药有良好作用,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尤其对食管及结肠作用为佳,
腹痛者可试用
硝苯地平(心痛定),及解痉镇痛药等。选择性
胃肠道钙通道抑制剂能解除
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并去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促发因素,并设法予以去除。告知患者IBS的诊断并详细解释疾病的性质, 以解除患者顾虑和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是治疗最重要的一步。教育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 因各人而异, 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
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二)针对主要症状的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缓解
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匹维溴胺(pinaveriumbromide)为选择性作用于
胃肠道平滑肌的钙拮抗药,对
腹痛亦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法为50mg/次,3次/日。
2.止泻药
洛哌丁胺(loperamide) 或
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 适用于
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轻症者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
蒙脱石、
药用炭等。
3.泻药 对
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宜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剂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常用的有渗透性轻泻剂如
聚乙二醇、
乳果糖或
山梨醇, 容积性药如欧车前制剂和甲基纤维素等也可选用。
4.
抗抑郁药 对
腹痛症状重, 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I临床研究表明这类药物甚至对不伴有明显精神症状者亦有一定疗效。用法详见功能性消化不良。
5.其他 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酪酸菌等制剂, 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据报道对
腹泻、腹胀有一定疗效,但确切临床疗效尚待证实。
(三)心理和
行为疗法
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以心理
行为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催眠疗法和
生物反馈疗法等。
1.一般治疗: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
2.药物治疗
(1)镇静剂:氯氮革(利眠宁)5~10mg,每日3次。
地西泮(安定)2.5~5mg,每日3次。
(2)解痉剂:
溴丙胺太林15mg,每日3次。
阿托品0.3mg,每日3次。
(3)止泻剂:
洛哌丁胺2mg,每日3次:或复方
洛哌丁胺1片,每日2~3次。
(4)
便秘时,服
大黄片2~4片,每日3次。
(5)对于
腹泻和
便秘交替、
腹痛剧烈或顽固性难治的病例,可予
匹维溴铵薄膜衣片(Dicete1)50mg,每日3次,本品为钙通道阻滞剂,对结肠有解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