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cysticercosis)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猪肉绦虫的蚴虫寄生于人体所致。囊虫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
囊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我国为本病的高发区,在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及云南、西藏、内蒙古等省区呈地方性流行,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感染轻时可无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肥大症等。
2.脑囊尾蚴病
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神经疾患和脑血流障碍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症状,其他可有头痛头晕、呕吐、神志不清、失语、肢麻、局部抽搐、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
3.眼囊尾蚴病
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有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囊尾蚴死亡时,可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二)查体要点
主要体征为皮下、肌肉结节,视力检查异常,颅内压增高体征,精神障碍等。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亦称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亦可因肠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产生自体感染。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眼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又称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幼虫(即囊尾蚴,cysticerci)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被感染。患囊尾蚴病的猪肉被称为“米肉”或“豆肉”。囊尾蚴可侵入人体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脏等部位,其临床症状常因寄生部位及感染程度不同而异,其中以脑囊尾蚴病最为严重。
病原学
人类既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又是其中间宿主。猪带绦虫卵经口感染后在胃和小肠通过消化液作用后,卵胚膜内的六钩蚴(oncosphere)脱囊孵出,钻人肠壁,经血液散布于全身,约3周后在组织内发育至1~6mm 大小,并出现头节,9~10周时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囊尾蚴常被来自宿主的致密纤维包膜包绕,包膜可分为两层,分界明显,内层呈玻璃样变,外层为细胞浸润。包囊为乳白色透明囊泡,其内充满黄色囊液及内凹呈白色点状的头节。头节位于一侧,上有四个吸盘和20个小钩。囊尾蚴可寄生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常见部位为脑、皮下组织和肌肉, 眼、心脏、脊髓、肝脏、腹膜等也可累及。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形态各异,位于疏松结缔组织与脑室中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10mm,在肌肉中则略伸长,在脑室底部可长达2~3cm,并有分支或葡萄样突起,称为葡萄状囊尾蚴(cysticercus racemosus)。寄生于人体的囊尾蚴寿命一般在3~10年,长者可达20年或更久,虫体死后多发生纤维化和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