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 ( senile hypertension )
别名: 老年人高血压
解释 收起

概述: 高血压是耉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耉年人日益增多,耉年 高血压患者也相继增多。耉年人是社会人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般把60岁以上的人群认定为耉年人,而国外,尤其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则把65岁及以上作为其耉年的标准。我们耉年人口在一些省市已占总人口的10%以上,如上海、北京等,并且随着耉龄化社会的到来,比例还在逐年增加。现估算每天有5000人达到65岁,而且预测65岁男性预期寿命可再活15.1岁,女性为19.5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的耉年人 高血压病患者约占1/2。目前我国耉龄人口为总人口数的9%,耉年 高血压患者将近5000万。 高血压是 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心、 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每年导致1200万人死亡。因此,耉年 高血压的防治及理论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于耉年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叙述如下:     1. 高血压的定义     (1)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 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 血压持续增高,一般指非同天3次测量 血压,当收缩压?18.6kPa和(或)舒张压?12kPa时, 高血压诊断可成立。     (2)耉年 高血压定义:年龄60岁以上, 血压值持续或非同天3次以上升高,即收缩压(SBP)?18.6kPa和(或)舒张压(DBP)?12kPa,称为耉年人 高血压。 血压的波动性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酒、喝咖啡、膀胱储尿(可使 血压一时性波动),故测 血压前20min内应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     2.耉年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高血压诊断标准,耉年人 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 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天 血压测量,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2.6kPa。 80年代,耉年 高血压工作组规定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2.6kPa为耉年 高血压,如收缩压16.8v21.3kPa,舒张压<12kPa,则诊断为临界单纯性收缩期 高血压。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 高血压全国第六次报道将 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2kPa,耉年人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8.6kPa,但以下原因引起的收缩期 高血压患者不在此列,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动静脉瘘、 动脉导管未闭、 甲状腺毒症、骨的再发性 脓肿( Paget病)、 脚气病和高动力循环状态等。     3.按病人的 血压水平分类(表1)。     4.按靶器官损害程度分期     高血压分期(WHO/ISH,1993)      (1)一期:无器官损害客观表现。      (2)二期:至少有1项器官损害表现。    
    ①左心室肥厚(X线、心电图、超声)。    
    ② 视网膜动脉变窄。    
    ③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06v177δmol/L)。    
    ④超声或X线示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主、骼、股动脉)。      (3)三期:出现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心: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脑:短暂脑缺血发作(TLA)、脑卒中、 高血压脑病。     眼底: 视网膜 出血、渗出物伴或不伴 视盘水肿。     肾:血肌酐>177δmol/L、肾功能衰竭。     血管:动脉夹层、动脉闭塞性疾病。     5.按病人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并不单纯与 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必须结合患者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治疗目标及预后判断也必须以此为基础。     高血压水平按第1、2、3级区分(表1)。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表2):
    ①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总胆固醇>5.72mmol/L、 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②加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葡萄糖耐量减低、肥胖、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     危险度的分层可以根据 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表3)。治疗时不仅要考虑降压、还要考虑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及逆转。     低度危险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者属低危险组,10年随访中该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行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组: 高血压1级伴1v2个危险因素或 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属中危组,10年随访中该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v20%,若患者属 高血压1级,兼有1种危险因素,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 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 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 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10年随访中该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20%v30%,必须给予药物治疗。     极高危险组: 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伤,或 高血压1v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者属极高危组。10年随访中该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30%,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6.按病因分类  耉年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占95%,又可分为普通型(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及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耉年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耉年期前的 高血压延续而来的,而另一大部分是因大 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致收缩压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通型 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降低,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增高,故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在耉年人较多见,Framingham对65岁以上的人进行调查,男性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女性为30%。IHS对年龄60岁以上者进行调查,按SBP?21.3kPa(160mmHg)、DBP<12kPa(90mmHg)计算,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患者中60v69岁组患病率为7%,70v79岁组患病率为11%。80v89岁组患病率为18%。?90岁组患病率为25%。因此对耉年收缩期 高血压仍应加强防治。另有研究显示,在65v74岁的人群中, 高血压的患病率可达54%,而其中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所占比例约为65%,引起耉年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的病因,主要为主动脉和大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及血管重塑。我们虽然对耉年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认识很早,但一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对耉年性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进行治疗有益,直到1984v1991年完成的SHEP研究,是首次阐明耉年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病人进行降压治疗,可以减少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入选标准为SBP?21.3kPa(160mmHg)和DBP<12kPa(90mmHg),入选人数为60岁以上4736名,结果显示:无论患者的基础情况如何,经4v5年的抗 高血压治疗,其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卒中发生率减少了36%, 冠心病死亡和非致命性 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27%,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32%。     耉年继发性 高血压占1%v5%,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年龄组相似,但应注意鉴别耉年人进行性肾 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 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若发生下列情况,应详细进行病因学检查。
    ①既往无 高血压病史的耉年人突然发生 高血压3级(SBP?24kPa(180mmHg)和(或)DBP?14.6kPa(110mmHg);
    ②尽管使用了多种药物治疗,并改善了生活方式,但 血压仍然难以控制;
    ③既往有效治疗处方目前失去了疗效;
    ④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发现特殊的 高血压病因。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