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①
肿瘤发生的部位与精神功能有密切关联。如颞叶、边缘系统、
胼胝体、额叶等,易于出现精神症状。
②
肿瘤由于
脑瘤扩张生长引起
颅内压增高。约有80%的
颅内肿瘤病人出现
颅内压增高。引起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包括:
肿瘤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体积达到或超过了机体可代偿的限度(约为颅腔容积的8%v10%),即出现
颅内压增高;
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任何部位,或因
肿瘤妨碍了脑脊液的吸收,形成梗阻性
脑积水。如后颅窝和中线的
肿瘤,往往引起静脉窦的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阻塞,招致脑脊液
积聚,可较早出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脑瘤压迫脑组织、脑血管,影响血运,引起脑的代谢障碍,或因
肿瘤特别是恶性
胶质瘤与
转移瘤的毒性作用与异物反应,使
脑瘤周围的脑组织发生局限或较广泛的
脑水肿;
肿瘤压迫颅内大静脉与静脉窦,引起颅内淤血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构成恶性循环,使
颅内压增高愈来愈剧烈。
颅内压增高引发的精神症状包括神经症样症状群以及精神兴奋或
抑郁为主的症状群。
总之,一般情况下快速生长而且伴发
颅内压增高的
肿瘤多表现为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而缓慢生长的
肿瘤易于招致认知缺陷。这一类
精神障碍虽直接或间接由
肿瘤本身引起,但也受病人
人格的影响。
(3)患者对
颅内肿瘤及其切除后所发生的精神病性反应:
①对
颅内肿瘤的精神性反应:这类反应取决于病人对
肿瘤的态度。与其他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病性反应一样,病人对
肿瘤及其治疗前景过于关注,进而发展推诿机制而发生偏执意向,对医护人员和家属抱有敌意,怀疑他们伙同延误他的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
颅内肿瘤的术前或术后,大多数病人对
肿瘤或手术带来脑功能破坏是极为关注的,并从而引起行为反应。这种反应类似灾祸反应,病人表现易于激惹,
焦虑和
抑郁。术前随着
肿瘤不断生长可出现知觉功能损害,否认那些已非常触目的
肿瘤征象,其时
焦虑和
抑郁消失。这类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既往
人格,病前适应情况和脑破坏的速度。既往对环境适应情况可预测其患
肿瘤后心理反应的严重程度。病人表现
焦虑和
抑郁系由于其不能应付环境中的智力挑战所致。当精神衰退继续进展时,病人的特征性反应是否认,一些病人表现欣快,自我感觉良好,轻浮,无意义的开玩笑和一语双关(愚蠢性诙谐witzelsucht)。
(5)对器质性缺陷的补偿:缓慢生长的
颅内肿瘤招致一些脑功能的缺陷,与颅脑外伤患者一样,病人对这些缺陷可发生补偿行为,如开始时可有灾祸样反应,表现
焦虑、
抑郁和易于激惹,后来可出现类似脑外伤患者的行为改变。
2.
颅内肿瘤病理与精神症状
肿瘤病理与精神症状间缺乏相关,然而不同类型
肿瘤伴发的行为改变有一定规律性。
①星状
胶质细胞瘤:南京(1988)27例
颅内肿瘤中,星状
胶质细胞瘤16例(40.7%),星状
胶质细胞瘤好发于额叶、顶叶和颞叶,一般呈局限性生长,但也可呈浸润性进展。此类
肿瘤发展到相当大时始出现精神症状。如侵犯儿童小脑也无行为改变,迄止阻塞脑室系统引起
颅内压增高始出现精神症状。
②多形性成
胶质细胞瘤:此类
肿瘤好发于额叶、顶叶和枕叶,发展迅速兼之瘤体组织和周围脑组织出现多种形式病理变化,精神症状出现较早。此类
肿瘤生长具有高度浸润性,始发于一侧额叶,很快波及
胼胝体并侵犯另一侧额叶,其对病人可发生严重
痴呆。多形性成
胶质细胞瘤如侵犯颞叶,则精神症状明显,此时视通路受损可检出
视野缺损,如主侧颞叶受损则有失语症。颞叶受累时常有
抽搐发作,有时呈精神性发作,可见强制性思维、幻觉、错觉、心绪障碍、自
【病因】
病因:
脑瘤所致
精神障碍的某些特征性症状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1.
肿瘤的部位 额、
颞叶肿瘤其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
肿瘤。
颞叶肿瘤常出现视听幻觉,
额叶肿瘤常表现出滑稽动作及言语。
肿瘤位于大脑左半球或右半球对精神症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2.
脑瘤的组织学类型及生长速度 快速生长伴
颅内压增高者多出现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慢性生长的
肿瘤易导致
认知障碍或局部神经缺失症状,缓慢生长
肿瘤导致的认知缺陷与发病前的智能有关。
4.病前的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