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 ( stable angina pectoris )
别名: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稳定性心绞痛
解释 收起

概述: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的供氧和需氧不平衡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样 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颈部、左肩部和后背部,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     临床上将 心绞痛分为稳定 心绞痛、不稳定性 心绞痛和变异性 心绞痛三种临床类型。     稳定型 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 心绞痛。它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1979年WHO规定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病情比较稳定, 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均相当固定。其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病情稳定;其二是指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溃疡、破裂、夹层及 血栓形成等不稳定因素。稳定性 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固定性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 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 主要位于胸骨后部, 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 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本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多数患者年龄在4O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心绞痛系指某种因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生急剧、暂时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阵发性、持续时间短暂、休息或硝酸脂制剂后缓解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为主要临床性的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指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发作频度、诱因、时间大致相同。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