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 )
别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解释 收起

概述:原发性 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系指来自腹膜后间隙的各种 软组织肿瘤,但不包括腹膜后脏器的 肿瘤。     1.腹隙后间隙解剖  腹膜后间隙位于腹后壁的前方,腹膜壁层与腹内筋膜之间,上到膈肌,向下与盆腔腹膜外间隙相通。间隙内含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以及肾、肾上腺、胰腺、大部分十二指肠、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及交感神经干等结构。Meyeys将后腹膜分为3个间隙:前肾旁间隙,内有胰腺、升降结肠、十二指肠腹膜外部分;双肾周间隙,内有双肾及双肾上腺;后肾旁间隙,无器官,内有脂肪、血管、 淋巴结。     肾筋膜为包裹肾、肾上腺及肾脂肪囊周围的筋膜囊,分前后两层,前层横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移行于对侧,后层向内与腰大肌筋膜融合,止于椎体,两层在肾及肾上腺的上方和外侧相融合,而在肾的下方则分离。肾上腺位于肾上极的上方,和肾一起包于肾筋膜内。     腹主动脉沿脊柱前面下行,至第4腰椎处分为左、右髂总动脉。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5腰椎处合成,紧贴于腹主动脉的右侧上行。     在髂动脉周围有髂内 淋巴结、髂外 淋巴结和髂总 淋巴结。起自髂血管周围的 淋巴结输出管向上注入腹主动脉周围的腰 淋巴结。腰 淋巴结输出管向上入腰干,随后汇入乳麋池。     交感神经节及自主神经丛:交感神经干由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节及节间支组成。交感神经分为椎旁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和椎前神经节(位于椎体前面)。由于节段中的合并,神经节一般较脊神经少一些。通常颈交感神经节有3对,胸交感神经节有10v12对,腰交感神经节4v5对,骶交感神经节有4v5对。尾交感神经节为1个。自主神经丛一般有5个,即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及盆腔丛。腹主动脉丛位于腹膜后间隙内,在腹主动脉周围,纤维来自腹腔神经丛及腰交感神经节,下行至骨盆和下肢。盆腔丛位于盆腔,是腹主动脉丛的一部分纤维下行至直肠两侧和骶交感神经节的前支以及由第2、4骶节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共同组成盆腔丛,分布于盆腔脏器。     2. 腹膜后肿瘤生物学特征  由于 腹膜后肿瘤源自各种软组织,故种类繁多,病理类型复杂,但临床具有一些相同的生物学特征。     (1)膨胀性生长: 腹膜后肿瘤无论良性与恶性,均为膨胀性生长,一般不具有浸润性。这一特征使得 肿瘤往往长到相当大时,才因推移压迫邻近器官而出现症状,亦使得即使 肿瘤相当大,仍能与周围的组织分离,为手术切除创造了条件。     (2)有完整的包膜:绝大多数 腹膜后肿瘤(良性或恶性),均有完整的包膜,这一生物学特征亦为外科手术切除 肿瘤创造了条件。     (3)不易转移:恶性的原发性 腹膜后肿瘤即使长到很大,有较长的病程,一般也很少出现早期的转移,而以局部恶性生长为主,绝大部分患者不是死于远处转移,而是由于局部 肿瘤的生长所致。     (4)局部易复发:根据文献统计,原发性 腹膜后肿瘤术后60%可能出现局部复发,包括原位复发和种植性复发。     因 腹膜后肿瘤的位置深在,常难以早期发现,诊断有一定困难。但一经确诊,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不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和大血管)的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占全身肿瘤的0.07%~0.2%。疾病早期发现困难,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后易复发。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组织起源为腹膜后间隙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超过半数以上的肿瘤为恶性。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指原发于腹膜后间叶组织、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胚胎组织残余组织等的良、恶性肿瘤,不包括肾上腺、肾、输尿管和胰腺的肿瘤,也不包括腹腔后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检查 展开
17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