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层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病变。炎性病变可累及心肌、间质、血管、心包或心内膜。其病因可以是各种
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理化因素。病程可以是急性(3个月以内)、亚急性(3v6个月)和慢性(半年以上)的。在我国
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临床表现通常与受损伤心肌的量有关。轻型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少,诊断较难,故病理诊断远比临床发病率高。
心肌炎(myocarditis)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也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总的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可有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引起。非感染性包括过敏、变态反应(如风湿热等)、化学、物理或药物(如阿霉素等)。近年来由于风湿热和白喉等所致心肌炎逐渐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多。
心肌炎和心肌病是独立的疾病,归人心肌疾病范围。近年心肌病的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发生了观念性的改变,如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等均由不可治逐渐成为有多种途径可治性疾病,甚至可以通过基因干扰、试管婴儿筛选切断疾病基因遗传链,优选优育出不带致病基因的健康一代。心肌炎的基因和标志物诊断进展很快。因此,本章拟分心肌炎和心肌病二部分描述。
心肌炎(myocarditis)指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致的心肌炎症损伤,急性期损伤心肌细胞,即收缩单位。亚急性或慢性期间质细胞增殖。感染所致心肌炎最多见为病毒源性,其次为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称之为病毒性心肌炎(VMC),其中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肠道病毒占VMC的50%以上。化疗、放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心肌炎列入继发一类。心肌炎诊断和定义的变异很大,因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也没有公认的大范围循证医学资料作为依据,诊断和治疗难以形成共识。临床表现可为无症状、病毒血症状、发热、无力、单纯室早、房早、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部分VMC病人大范围心肌坏死,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表现,即重症和暴发性心肌炎。一组报告2200例病人,10%在2年内发生心力衰竭。另有报告1230例不明原因的心肌病患者,9%来源自心肌炎。从病理和形态分析,部分慢性心肌炎患者会进展为DCM,一部分DCM病人心肌内检测到感染病毒片段,包括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EYB19等。外周血、活检或尸检心肌(DCM、VMC)病毒片段或称基因小体检出率从5%~45%不等。我国新的DCM分类中将病毒所致的DCM纳入继发性心肌病,也有文献称病毒性心脏病。
成人心肌炎按临床和病理基础分类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动性心肌炎、慢性持续性心肌炎。后二者伴心腔扩大,也可纳入扩张型心肌病类中。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95%以上呈良性和轻型表现,3个月内心肌标志物和酶学检测转阴性,少数暴发性心肌炎经抢救和辅助治疗后10年生存率随访,急性心肌炎病人50%,暴发性心肌炎(除半年内死亡5%以外)10年存活率95%。
1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我国成年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建议标准,强调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指标是重要依据,部分写作者回顾8年经验,血清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依据。必须指出,目前诊断心肌炎仍有许多误区,其一是仅因为早搏、胸部不适,心脏扩大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另一部分确为漏诊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思路
(一)病因和发病
心肌炎的病因分为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锥虫。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是近年注意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合并症。常见致心肌炎的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见表7-1。
近年HIV、丙肝病毒导致心肌炎并迁延发展为DCM的病例报告日益增多,部分病人可有数个病毒同时感染致VMC。
多数病毒存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多为接触感染,大部分受感人群并不发生临床症状,或有病毒血症表现,为发热、无力、肌肉酸痛,但不伴心肌损伤。一部分病人感染后病毒侵犯心肌,复制并长期存在于心肌细胞及核内。病理和l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炎过程。图7-1示发病过程。
病毒或病源进人体内,侵人心脏,病毒本身和产物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膜和细胞结构。体液和细胞免疫破坏的心肌组织成为抗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引致持续性心肌损害,间质增殖,迁延和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间质增殖,心肌细胞损伤往往是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
(二)病史特点
至今我们还不能确切知道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状况和发病率,在亚非和南美发展中国家,虽然病毒感染十分普遍,甚至流行,因缺少简单易行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和标准,因而没有可引用的循证资料。病毒性心肌炎的完整定义也不统一。我国1999年专家组提出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000年颁布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提出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在西方和美国主要应用基于心肌活检的形态变化的达拉斯标准。临床更多依据发生心腔扩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指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