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及对症治疗后能自行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
心力衰竭和
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
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年,直至心脏不再缩小,
心功能不全症状消失后,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仍应适当限制活动3v6个月。
2.药物治疗
(1)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药物:该类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辅酶A 50v100U或
肌苷200v400mg,每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v2次;
细胞色素C 15v30mg,每天静脉注射1v2次,该药应先皮试,无过敏者才能注射。三磷
腺苷(ATP)或三磷酸胞苷(CTP)20v40mg肌内注射,1v2次/d,前者尚有口服或静脉制剂,剂量相同。辅酶Q每天口服30v60mg或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l0mg,2次/d。晚近尚有人提出对于重症病毒性
心肌炎,特别是并发
心力衰竭或
心源性休克者,可应用1,6-二磷酸
果糖(FDP)5g静脉滴注,1v2次/d,可能有效。一般情况下,上述药物视病情可适当搭配或联合应用2v3种即可,10v14天为1疗程。此外,极化液(GIK)疗法:
氯化钾1v1.5g、普通
胰岛素8v12U加入10%
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1次/d,尤其适用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者,晚近提出在极化液基础上再加人25%
硫酸镁5v10ml,对快速性
心律失常疗效更佳,7v14天为1疗程。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静脉滴注5v15g,
丹参酮注射液40v80mg分2次加于50%
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连用2周也有一定疗效。
(2)
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认为,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对急性病毒
感染应属禁忌,因为激素可抑制
干扰素的合成,促进病毒繁殖和
炎症扩散,但临床上也有应用激素治疗有效的病例报告。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病毒性
心肌炎急性期,尤其是最初2周内,病情并非危急者不用激素。但短期内心脏急剧增大、高热不退、急性
心力衰竭、
休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试用
地塞米松10v30mg/d,分次静脉注射,连用3v7天,待病情改善后改口服,并迅速减量至停,一般疗程不宜超过2周。若用药1周仍无效,则停用。激素对重症病毒性
心肌炎有效,其可能原因是抑制抗原抗体作用,减少过敏反应,有利于心肌
炎症、
水肿消退,消除过度强烈的免疫反应和减轻毒素作用有关。激素虽有可能使病程迁延,却能使患者度过危险,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对于慢性迁延不愈的病毒性
心肌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发病的主要环节,可考虑用
泼尼松5v10mg,3v4次/d,待病情改善后减量维持,维持量需用6个月至1年,以免因早期撤药而复发。必要时可联用免疫抑制药,如
硫唑嘌呤100mg/d。晚近有人用
环孢素(cyclosporine A)治疗病毒性
心肌炎,但疗效未肯定,尚待进一步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直接提供针对病毒的中和抗体,阻断网状内皮系统,对本病有效,但费用昂贵难以推广。
(3)抗生素:抗生素虽无杀灭病毒作用,多主张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性细菌
感染,后者常是诱发病毒
感染的条件,尤其是流行性
感冒、柯萨奇及
腮腺炎病毒的
感染。
(4)抗病毒药物:目前各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均不够满意,该类药物能否进入心肌细胞杀灭病毒尚有疑问,何况病毒性
心肌炎主要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一般而言,若属流行性
感冒病毒所致
心肌炎者可试用
吗啉胍(moroxydine,ABOB)100v200mg,3次/d;
金刚烷胺(金刚胺)100mg,2次/d。疱疹病毒性
心肌炎可试用
阿糖胞苷和
利巴韦林(
三氮唑核苷),前者剂量为50v100mg/d,静脉滴注,连用1周;后者为100mg,3次/d,根据病情连用数天至1周,必要时亦可静脉滴注,剂量为300mg/d。此外,中草药如
板蓝根、苦参、连翘、大青叶、虎杖等也具有抗病毒作用。
牛磺酸具有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抑制病毒
感染心肌细胞引起的钙电流增加,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用法为每次2g,3次/d口服。
(5)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①人白细胞
干扰素 1.5万v2.5万U,每天肌内注射1次,7v10天为1疗程,间隔2v3天,视病情可再用1v2个疗程。
②应用基因工程制成的
干扰素 100万U,每天肌内注射1次,2周为1疗程。
③
聚肌胞(polyI:c),每次1v2mg,每2v3天肌内注射1次,lv2个月为1疗程。
④
聚腺尿苷酸(polyA:u),每次1v2mg,每2v3天肌内注射1次,2v3个月为1疗程。
⑤简化胸腺素(simplified thymosin) 10mg,每天肌内注射1次,共3个月,以后改为10mg,隔天肌内注射1次,共6个月。
⑥
免疫核糖核酸 3mg,每2周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共3个月,以后每月肌内注射3mg,连续6v12个月。
⑦
转移因子1mg加注射用水2ml,于上臂内侧或两侧腋下皮下,或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v2次。
⑧黄芪有抗病毒及调节免疫功能,对
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在
淋巴细胞中可诱生γ
干扰素,还能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性肌力作用。晚近研究认为,黄芪尚可通过拮抗柯萨奇B3病毒(CVB3)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外向钾通道、内向整流性钾通道的影响,来防止病毒
感染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和异常电活动,从而对
感染细胞起保护作用。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内给药。口服用量为
黄芪口服液(每支含生黄芪15g)1次,2次/d。
黄芪注射液(每支含生黄芪4g/2ml)2支,肌内注射1v2次/d;静脉滴注为5%
葡萄糖液500ml内加
黄芪注射液4v5支,1次/d,3周为1疗程。病情稳定后可改用健心冲剂(黄芪15g,苦参6g)2次/d,每次1包,连用3v6个月。
3.纠正
心律失常 基本上按一般
心律失常处理,对于室性期前收缩、快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