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 ( cardiogenic shock;cardiac shock )
别名: 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心原性休克
解释 收起

概述: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 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现有 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发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 昏迷,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是 心脏病最危重征象之一。
    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是指心搏出量减少而致的周围循环衰竭。心搏出量减少,或是由于心脏排血能力急剧下降;或是心室充盈突然受阻,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血管循环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又称之为“动力衰竭”(powerfailure)或者“泵衰竭”(pump failure)。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因是急性的心肌梗死(因心肌坏死,收缩能力降低而致泵血障碍),其他原因有急性心肌炎、重症的急性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脏创伤、室中隔穿孔、乳头肌腱索断裂、张力性气胸、肺栓塞、巨大心房黏液瘤以及心脏手术等。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