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
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目前γ球蛋白,
干扰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相结合认真把好三关(高热、
惊厥、
呼吸衰竭)并及时抢救,可使病死率下降。乙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处理,尤其要抓好极期的抢救,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护理工作,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1.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乙脑患者起病急,病情短期内迅速加重,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护理。
①病室隔离:患者应隔离于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病室环境宜安静、阴凉、通风,设法降低室内气温至30?以下。室内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如
氧气、
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呼吸器等。
②饮食与营养:注意给患者足够的营养及水量,根据各地条件给予清凉饮料和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绿豆汤、牛奶、豆浆、菜汤等,
昏迷者可用鼻饲,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③补液:高热、
惊厥患者易脱水,应注意补充液体,尽可能以口服为主。重症患者除鼻饲外,需由静脉输入,同时注意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补液不宜太多,以防脑
水肿加重及脑疝的发生。成人1000v2000ml/d,小儿50v80ml/(kg·d),但需根据高热、出汗、呕吐及进食情况而异,输入液体以5%v10%
葡萄糖注射液与生理盐水(3∮1v5∮1)为主。
④注意测量体温、呼吸、
脉搏、
血压,并观察患者精神、意识、瞳孔及四肢肌张力等变化。
⑤口腔护理:患者大多存在
意识障碍,故口腔护理防止继发
感染极为重要,一般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有口腔炎者可用2%
甲紫涂擦或用
冰硼散、
青黛散,患真菌性口腔炎者可用弱碱性含漱液如3%v5%
碳酸氢钠溶液或2%
硼砂溶液漱口,也可以制霉菌素10万U/ml涂擦。
⑥
皮肤护理:患者经常多汗,应注意擦洗,保持
皮肤干燥,对骶尾部及其他骨隆起处用热毛巾或30%
乙醇涂擦及
按摩,以促进局部血循环,并经常考身防止褥疮形成,对重症患者应定时定向考身、拍背,一般1次/2h,以防发生
肺炎。
(2)对症治疗:高热、
惊厥及
呼吸衰竭是危及患者生命的3种主要症状,且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高热增加耗氧量,加重脑
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从而使
惊厥加重,而
惊厥又加重缺氧,致
呼吸衰竭和加重脑部病变,体温升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①高热的处理:乙脑患者的高热呈稽留热型,而且不易为一般药物所降低或降后很快又回升,所以宜用综合降温措施,使体温保持在38?(小儿肛温38.5?)左右,室温降至25?以下,降温方法有:A.物理降温:为主要的降温措施,高热患者可用30%v50%
乙醇擦浴,躯干体表可用冰袋,头部用冰帽连续降温,可用冷盐水灌肠。B.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可口服小量
阿司匹林,或肌内注射
安乃近,每4v6小时1次,小儿可用
安乃近滴鼻。亦可用
吲哚美辛1v2mg/kg体重,口服或鼻饲,1次/6h。C.亚冬眠疗法:主要适用于持续性高热反复
抽搐的患者。优点:冬眠药物有降温、镇静、止痉作用。减少人体代谢消耗的需要,特别是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氧的需要量,从而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细胞的损害。缺点:较大剂量的冬眠药物能抑制呼吸中枢及
咳嗽
反射,呼吸道的分泌物排除困难,使支
气管分泌物积聚,导致
气管阻塞,加重缺氧,故在
临床应用时应权衡利弊或短期应用。方法:用
氯丙嗪,成人25v50mg/次,儿童0.5v1mg/(kg·次)加等量
异丙嗪,每4v6小时1次,肌内注射,将体温控制在36v38?之间。若降温不理想,可采用静脉滴注,剂量同上。一般可连续用3v5天。用药之前应注意补充血容量,用药过程应注意观察体温、
脉搏、
血压、呼吸,避免搬动。高热而又四肢冰凉者,禁用冰水擦浴和醇浴等急剧降温,以免引起寒战反应及虚脱,可用温水(比体温低2?)擦浴10min,然后用毛巾擦干。D.针刺降温:可选用曲池、合谷穴或加大椎、风府穴。
②
惊厥的处理:选用适当镇静解痉剂,如
地西泮,成人10v20mg/次,小儿0.1v0.3mg/(kg·次)(每次不超过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钠),成人0.1v0.2g/次,小儿5v8mg/(kg·次)肌内注射;
水合氯醛,成人1.5v2.0g/次,小儿60v80mg/(kg·次)(不超过1g)鼻饲或保留灌肠给药。同时要分析
惊厥的原因,如有脑
水肿表现者应加脱水药物,同时可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所致
惊厥,则迅速降温。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有缺氧者,宜吸痰、插管,必要时
气管切开供氧,以改善脑细胞缺氧。
③
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冰帽连续降温,脱水疗法一般应早期足量使用,对轻度颅内高压患者,1次/d或2次/d;对颅内压明显增高患者应每隔4v6h定时脱水。对突然并发脑疝患者应立即使用,剂量加大。常用20%
甘露醇或25%
山梨醇注射液,剂量1v2 g/(kg·次),重者2v4 g/(kg·次)或更大量。反复使用脱水剂者应注意补充液量及电解质平衡。还可应用
呋塞米、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呼吸衰竭处理的原则是改善肺泡通气,促进气体交换,解除缺氧及
二氧化碳贮留的病理状态,去除脑
水肿、脑疝等危急症状。
呼吸衰竭的处理:A.保证呼吸道通畅:可定时考身、拍背、行体位引流,增加空气湿度,可用超声雾化,如分泌物黏稠者可用乙酰半
胱氨酸、
糜蛋白酶、
氢化可的松等喷入咽喉,伴有支
气管
痉挛者,可用0.25%v0.5%
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并适当用抗生素防止细菌
感染等;由脑
水肿所致者用脱水剂。如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及早进行
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以利排痰,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B.预防缺氧:可吸氧,雾化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单人舱全舱给氧,压力203v243kPa,1次/d,90min/次,治疗3v10次。C.使用人工呼吸器:及早使用人工呼吸器是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保证
呼吸衰竭抢救存活,减少后遗症的重要措施之一。D.中枢性
呼吸衰竭:因延髓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或自主呼吸微弱者,除应用人工呼吸器外,可联合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如
洛贝林,成人3v9mg/次,小儿0.15v0.2mg/(k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尼可刹米,成人0.375v0.75g/次,小儿每次5v10mg/(kg·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哌甲酯,成人10v20 mg/次,严重抑制时可用30v50mg/次,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小儿予
洛贝林12mg+
二甲弗林16mg+
哌甲酯20mg 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称之为呼吸三联针
(一)病原治疗
无特殊的抗病毒治疗。目前治疗只限于支持和对症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只是经验治疗,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未发现任何效果。α
-
干扰素治疗乙脑无效。
(二)重症监护
重症患者应进行重症监护,特别注意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昏迷、
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
血压、水电解质失衡、
肺炎、
尿路感染和
应激性溃疡并发
消化道出血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 )预防
与其他蚊虫传播的病毒
感染相同,主要控制传染媒介蚊虫和人群疫苗接种。采取灭蚊、防蚊、驱蚊和避免蚊咬等综合措施。疫苗接种目前国外多使用灭活鼠脑疫苗,我国为乳仓鼠肾组织细胞疫苗。
预后:住院患者急性期病死率20%~4O%,多死于第l周,死因为高热、
颅内压增高、脑疝和
癫痫持续发作,以及
肺炎、
尿路感染和
应激性溃疡并发
消化道出血等。存活者仅1/3能较好恢复,1/3严重运动障碍,20%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和失语,20%
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