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治疗原则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杀灭病原体,加强支
气管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气体交换,加强原发病及营养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
近几年来,耐药菌逐年增多,且为多重耐药。特别是医院内获得性
感染者耐药现象更常见。
枸橼酸杆菌能产生可诱生的?-内酰胺酶,这种诱导型酶系由染色体上一组Amp基因介导的,且在50%
枸橼酸杆菌中发现能转移耐药现象(R
+因子)因而产生广泛的耐药率。不仅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也有耐药现象。如对
头孢曲松(
头孢三嗪)、
头孢哌酮和
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羧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6%,41%和37%。但现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
枸橼酸杆菌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的
枸橼酸杆菌种、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大。因此,抗生素应用应以药敏为依据,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药敏前,经验性治疗可用
阿米卡星(丁胺
卡那霉素)联合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选用的抗生素有:
头孢曲松(
头孢三嗪噻肟)1.0v2.0g/次静注, 1v2次/d,
头孢哌酮(头孢氧哌唑)2.0v4.0g/次静注,2v3次/d,
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羧肟)1.0v2.0g/次静注,2v3次/d,
环丙沙星200v400mg/次静注,2次/d,
氨曲南1.0v2.0g/次静注,3次/d,
阿米卡星(丁胺
卡那霉素)15mg/(kg·d),分2v3次静注,
头孢替坦2.0v4.0g/d,分2次静注,
头孢拉宗(头孢布宗)2.0v4.0g/d,分2次静注,
头孢特仑(
头孢特仑新戊酰氧甲酯)300v600mg/d,分3次口服,
头孢甲肟2.0v4.0g/d,分2次静注。
广谱
青霉素与?-内酰胺酶强效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于用治疗
枸橼酸杆菌耐药株,常用的有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格门汀)375mg口服,3次/d或1.0g静滴,3次/d,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泰门汀)每天9.6g,分3次静滴,
舒他西林(优立新)(Unasyn)4.5v9.0g/d,分2次静滴,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8∮1)和
头孢哌酮/舒巴坦 (1∮1)也可用于治疗。新近开发的新型头孢菌素FK037对弗劳地
枸橼酸杆菌的MIC
90为6.25δg/ml,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耐药的
枸橼酸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亚胺培南(伊米匹能,复方亚胺硫霉素)也可用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
枸橼酸杆菌治疗。以
亚胺培南(亚氨硫霉素)剂量表示,中度
感染500mg静滴,3次/d,严重
感染2.0v4.0g/d,分3v4次静滴。为了提高
枸橼酸杆菌
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用抗生素前送血、痰等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询问过去有无应用抗生素,种类、剂量、用药方法及疗效,以便考虑有无耐药菌株。
(2)应定期查细菌及药敏,据药敏结果及疗效反应调整抗生素,对尚无药敏结果者可用
阿米卡星联用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3)应遵循早期、足量、静脉用药及足够疗程的原则,对危重病人宜二联联合用药,对伴有菌血症的
枸橼酸杆菌
肺炎宜用4v6周。但要注意肝肾功能。
2.促进排痰纠正缺氧。保护心、肾、肝及脑功能 对于
枸橼酸杆菌
肺炎应鼓励病人
咳嗽、排痰,对痰黏稠者可在补充水分同时雾化吸入排痰,应用支
气管扩张药,祛痰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纠正低氧血症,防治心、肾、肝及脑功能衰竭的发生。
3.加强原发病、并发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枸橼酸杆菌
肺炎伴有原发病及并发症要有积极治疗,并补充足够营养,对严重病人可适当给输新鲜血浆、
人血白蛋白、
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对粒细胞减少者可补给人血白细胞。并加强护理,防止交叉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