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除实施
登革热的支持及对症治疗外,尚需采取下列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 与
登革热相同。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大便情况。应保持2000ml/d左右的尿量,每天排大便1v2次。并且,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是否出现呈浓茶样或酱油样改变,大便是否呈柏油样改变。
2.对症治疗
(1)纠正失水状态:对因大量出汗、呕吐、
腹泻而导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首先可选用口服补液,必要时才作静脉补液。于补液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
皮肤弹性、尿量和血细胞比容。不宜大量补液,以免因诱发脑
水肿而加重病情。
(2)纠正酸中毒:
休克患者较常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纠正酸中毒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并防止DIC的发生。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有多种,一般宜首选5%
碳酸氢钠注射液,其次为11.2%
乳酸钠溶液(sodium lactate solution),但肝功能损害者不宜选用
乳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THAM)适用于需限钠的患者,因其易透入细胞内,有利于细胞内酸中毒的纠正;其缺点为静脉滴注时,万一溢出静脉外则可致局部组织坏死,静脉滴注过快可抑制呼吸,甚至呼吸停止。这些药物的剂量可参照
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结果计算:5%
碳酸氢钠0.5ml/kg体重,或11.2%
乳酸钠0.3ml/kg体重,或3.63%THAM 0.6ml/kg体重,可提高
二氧化碳结合力0.449mmol/L。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碱性药物只能起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而且当血容量不足时,其疗效常欠佳。
(3)防治
出血:有
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洛(carbazochrome)(安络血)、
酚磺乙胺(etamsylate)、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者,宜暂时禁食,可口服
凝血酶(thrombin),用冷牛奶溶解成10v100U/ml,500v4000 U/次,每2v4小时1次,口服。亦可缓慢地静脉注射
奥美拉唑(omeprazole),成人40mg/d。严重病例可插内镜作诊治。大量
出血、严重贫血时,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但应注意避免血液浓缩。
(4)抗
休克治疗:对
休克患者应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收缩功能,消除血细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淤滞,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保持正常功能等。
①补充血容量:扩充血容量治疗是抗
休克治疗的基本手段。所用的液体可分为晶体液与胶体液,
临床应用时需合理组合。
A.胶体液:
a.
右旋糖酐10(分子量2万v4万):能覆盖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壁,增加互斥性,从而防止红细胞凝集,抑制
血栓形成,改善血流。输注后可提高血浆渗透压,拮抗血浆外渗,从而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疏通微循环,防止DIC。滴速宜较快(4h内),用量以不超过1000ml/d为宜。然而,有严重肾功能减退、充血性
心力衰竭和严重
出血倾向者应慎用。偶可引起过敏反应。
b.血浆、白蛋白: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血细胞压积以维持于0.35v0.4为宜。
c.其他:
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亦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而且不良反应较小。
B.晶体液:常用的晶体液有5%、10%、25%、50%
葡萄糖注射液;5%
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等。静脉滴注的速度宜先快后慢,用量宜先多后少;尽快改善微循环、逆转
休克状态。补液量应视患者具体情况和心肾功能状况而定。补液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有无肺
水肿、
颅内压增高征出现,必要时可在
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输液,或同时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肺动脉楔压的梯度。5%v10%
葡萄糖注射液主要供给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25%v50%的
葡萄糖注射液尚有短暂扩容和渗透性利尿作用,
休克早期不宜用。
扩容治疗要求达到:
a.组织灌注良好:患者神情安宁,口唇红润,肢体温暖,
发绀消失。
b.收缩压>12.0kPa(90mmHg),脉压>2.7kPa(20mmHg)。
c.脉率<100次/min。
d.尿量>30mL/h。
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扩充血容量的同时,酌情静脉滴注血管活性药物有助于纠正
休克。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有两类:
A.扩张血管的药物:适用于低排高阻型
休克(冷
休克),应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常用者有:Ω受体阻滞剂:可解除内源性
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微血管
痉挛和微循环淤滞。可使肺循环内的血液流向体循环而防治肺
水肿。较常用的是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其作用快而短,易于控制。剂量为5v10mg/次(儿童0.1v0.2mg/kg体重),用5%或10%
葡萄糖注射液250v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时宜慢,以后根据反应,调整滴速。情况紧急时,可先以小剂量加入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v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继以静脉滴注0.1v0.3mg/min。
B.?受体兴奋剂:以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为代表,有增强心肌收缩、加快心律、加速传导和中等度扩张血管的作用。但在增强心肌收缩的同时,显著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和心室的应激性,易引起
心律失常。有
冠心病患者忌用。剂量为0.1v0.2mg/100ml:静脉滴注速度成人为2v4δg/min,儿童为0.05v0.2δg/kg体重。心率以成人不超过120次/min,儿童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③
多巴胺(dopamine)具有兴奋Ω、?和
多巴胺受体的作用,视剂量大小而异。当剂量为2v5δg/(kg·min)时,主要兴奋
多巴胺受体,使内脏血管扩张,尤其使
肾脏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剂量为6v15δg/kg体重时,主要兴奋?受体,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而对心率的影响较小,较少引起
心律失常,对?
2受体的作用较弱。当剂量>20δg/(kg·min)时,则主要起兴奋Ω受体的作用,也可使肾血管收缩,应予注意。常用剂量为10v20mg/100ml,静脉滴注速度为2v5δg/(kg·min)。这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抗
休克药物,对伴有心肌收缩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
休克患者疗效较好。
④抗胆碱能药:有
阿托品(atropine)、
山莨菪碱(anisodamine)、
东莨菪碱(scopolamine)等。本组药物具有解除小血管
痉挛,改善微循环,阻断M受体,维持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态势,兴奋呼吸中枢,解除支
气管
痉挛,抑制腺体分泌,保持通气良好,调节迷走神经,较大剂量时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快,抑制血小板和
中性粒细胞凝聚等作用。大剂量
以
支持疗法为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休克病例应尽快输液以扩张血容量,加用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但不宜输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严重
出血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中毒症状严重及
休克病例,可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有DIC证据者按DIC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