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肌梗死 ( senil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别名: 老年人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塞;老年心肌梗死
解释 收起

概述: 心肌梗死是某支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发生不可逆转坏死而形成的病理过程。耉年 心肌梗死是指在60岁以后发病的一组患者。耉年人的 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冷刺激、大手术、高脂肪或过饱饮食、嗜烟、 一氧化碳中毒等。耉年性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特点:
    ①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②发病前有其他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道、胃肠道及 泌尿系统 感染等)者多;
    ③昼夜发作规律,晨6v12时发作居多,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变化有关;
    ④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例如:在季节交替时和饭后遇冷空气时发作多;
    ⑤合并症多;
    ⑥治疗效果差;
    ⑦死亡率高。     目前认为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有Q波和无Q波2种类型,在评价预后方面无太大意义。因此国际上推崇新的方法,即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和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对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即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可以溶栓治疗,许多试验证实溶栓治疗比安慰剂治疗死亡率明显降低,还可以应用直接PTCA和支架,许多医院不能做FTCA,可用易化PCI(facilitated PCI),在下级医院首先溶栓,然后转中心医院治疗,可以联用TPA加血小板?b/?a受体拮抗剂,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复发,降低死亡率。对于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无论是TIMI?a或TIMI?b试验中,都已经证实该病绝对不能溶栓,因为这时形成的血栓大多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而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者链激酶其实都是纤溶药物,这些药物都可以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即都有促栓作用,加剧血栓形成,甚至可能使不完全闭塞的病变变为完全闭塞。因此应该采用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50v300mg,不能应用肠溶制剂,一定要嚼碎服用。现在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