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 thyroid carcinoma;thyroidcarcinoma )
别名: 甲状腺癌;struma maligna;thyroid cancer;恶性甲状腺肿;恶性甲状腺肿瘤
解释 收起

概述:甲状 腺癌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 甲状腺 恶性肿瘤,是来源于 甲状腺上皮细胞的 恶性肿瘤。约占全身 恶性肿瘤的1.3%v1.5%,且近年有增长趋势。除 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 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 腺癌(20%)、 未分化癌(15%)、 髓样癌(7%)。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 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 腺癌 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 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v6个月。而临床上甲状 腺癌与 甲状腺腺瘤或 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不易鉴别,处理亦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 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 甲状腺原发性 鳞状细胞癌、甲状 腺肉瘤及恶性 畸胎瘤等。甲状 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甲状腺癌死亡率低,约占所有肿瘤死亡的0.2%。文献报告甲状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达95%。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主要有四种:
1.乳头状癌 是最多见的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0%~80%,恶性程度低,一般为单发病灶。主要转移至颈淋巴结,多见于年轻人。
2.滤泡状癌 恶性中度,多见于中年人。病灶多为单发。主要转移为血行转移,约占甲状腺癌的20%。
3.未分化癌 恶性度高,很早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也经血行转移到骨和肺。常见于老年人。发病率较低,约占甲状腺癌的5%。
4.髓样癌 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大量降钙素,组织学虽呈未分化状态,但生物学特性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较早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血行转移,约占甲状腺癌的5%~l0%。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
1.乳头状癌 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多见于30~45岁女性,恶性程度较低,约80%肿瘤为多中心性,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这一点对计划治疗十分重要。较早便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
2.滤泡状腺癌 约占20%,常见于50岁左右中年人,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33%可经血运转移到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颈淋巴结侵犯仅占10%,因此病人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未分化癌 约占15%,多见于70岁左右老年人。发展迅速,且约50%早期便有颈淋巴结转移,高度恶性。除侵犯气管和(或)喉返神经或食管外,还能经血运向肺、骨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5%。
4.髓样癌 仅占7%。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calcitonin)分泌细胞(C细胞),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囊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呈未分化状;瘤内有淀粉样物沉积。可兼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
总之,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描述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分型标准,将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根据天津市肿瘤医院资料,1954--2000年收治甲状腺癌3274例,其中乳头状癌2578例,占78.74%;滤泡癌376例,占11.48%;髓样癌201例,占6.13%;未分化癌119例,占3.6%。
    1.定义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由多种不同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类型的肿瘤形成。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2.病因学及危险因素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部分癌基因及生长因子的调控异常;
   
    ②电离辐射的影响;
   
    ③缺碘;
   
    ④性别和女性激素;
   
    ⑤家族因素;
   
    ⑥甲状腺增生性疾病。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甲状腺癌多缺乏明显的恶性表现,患者多无自觉不适,故一般就诊较晚。多数患者以甲状腺结节或肿块就诊。少数患者可伴有甲亢,而有甲亢的相关表现。瘤体和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邻近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颈交感神经节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Horner综合征等(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颈丛浅支受损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髓样癌可分泌降钙素、前列腺素、肠血管活性肠肽、血清素和ACTH,可引起面部潮红、心悸和腹泻症状。有的病人甲状腺肿块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因此,当这些部位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存在时,应仔细检查甲状腺。
    
    (二)查体
    1.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发现固定而较硬的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或为软胶性硬度。病变多在两叶,少数在峡部,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累及对侧。一般活动度尚好,少数与周围组织如气管粘连者活动度差。瘤体较大时可伴有囊性改变。   
    2.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较常见,有的患者瘤体较小而难以触及(直径1cm),常以淋巴结转移为首要症状就诊。
    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l%。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