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治疗目的是防止每次发作,尽可能地延长其缓解时间。治疗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因不同的临床类型、分期、皮损的严重程度及部位而异。避免各种可能的诱因。急性期应避免刺激疗法如强烈的外用药物和紫外线照射,防止外伤,忌搔抓及热水烫洗。轻者以外用药物为主,重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全身治疗。选择治疗时应权衡利弊,并需密切观测不良反应。病情控制后应坚持巩固治疗,避免突然停用药物。
1.外用药治疗 急性期宜用温和保护剂及糖皮质激素制剂。稳定期及消退期可用作用较泼尼药物,如角质促成剂及免疫抑制剂,但应从低浓度开始。皮损广泛时应先小面积使用。外用药物通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制剂、0.1%v2%蒽林软膏、焦油制剂(包括2%v10%
煤焦油、松焦油、
黑豆馏油和
糠馏油)、0.05%v0.1-顺
维甲酸霜、0.005%
卡泊三醇(钙泊三醇)软膏、0.005%v0.01%芥子气软膏、5%
氟尿嘧啶(5-Fu)软膏等,通常1v2次/d,联合应用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可增强疗效。上述外用药物可引起刺激性皮炎,表现为灼烧、瘙痒、红斑、脱屑等。头皮银屑病可联合应用
二硫化硒(硫化硒)、2%
酮康唑洗剂及6%
水杨酸溶液等外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主要有收缩血管、抗炎和降低
表皮有丝分裂等作用。一般而言至少需用中效的糖皮质激素才能有效改善或消除皮损。强效糖皮质激素只能有限期地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而且禁用于面部、腋下、腹股沟等
皮肤皱褶部位。副作用有用药部位出现
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及类固醇性皮炎,一般在用药1v2个月后出现,因此面部用药时间建议不超过2周为宜。
2.全身治疗 临床上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及
关节病型银屑病病情严重,单独采用外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需接受全身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寻常型银屑病及银屑病性
关节炎均应避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仅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
其他疗法不能控制的情况,通常选用剂量为按
泼尼松40v60mg/d。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暂时用药,并且避免单独使用,应同时联合逐渐起效可使病情得到长期持久控制的药物。要注意外用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均应逐渐撤药,可联合应用阿维A酯(
依曲替酯)、
甲氨蝶呤及
环孢素等药。
(2)免疫抑制剂:
①
甲氨蝶呤(MTX):按10v25mg/周剂量顿服、肌注或静脉滴注,通常开始7.5v10mg/周,逐渐增加至常用有效剂量15v25mg/周。研究表明,
甲氨蝶呤(MTX)对各型银屑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率可达50%,部分缓解率为30%。肝肾功能异常、贫血、
感染者禁用。
酒精、非甾体抗炎药、
水杨酸类药物、骨髓抑制剂及肝毒性药物可增加
甲氨蝶呤(MTX)的毒性,因此尽量不要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恶心、全身无力及
头痛是常见的副作用,全血细胞减少、急性
皮肤毒性反应、变态反应性
肺炎、严重的
胃肠道反应及超敏反应等较为少见。
甲氨蝶呤(MTX)长期使用可引起肝纤维化和
肝硬化,一般总量达到1.5v2.5g时建议患者作肝活检。
②维甲酸类药物:常用的有阿维A酯(
依曲替酯,
银屑灵)和阿维A(依曲替酸,新
银屑灵),对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
关节病型银屑病及顽固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有良好的疗效。剂量为0.5v1mg/(kg·d),持续3v6个月。副作用有血脂升高、
皮肤黏膜干燥、脱发、肌痛、
颅内压增高、
头痛和致畸,亦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其中致畸形是该类药物最危险的不良反应。由于该类药物半衰期长,易在体内蓄积,因此建议停药后2年内应坚持避孕。注意避免与
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因为联合应用可增加
颅内压增高的危险。
③雷公藤总甙(雷公藤多甙):有活血化淤、免疫调节和抗炎、抗
肿瘤等作用,对脓疱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剂量为0.5v1mg/(?·d),分3次服用。副作用有血液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
胃肠道反应和月经失调等。
④
环孢素(CsA):研究证明,
环孢素(CsA)对银屑病有效,一般按3v6mg/(kg·d)剂量使用,开始选用小剂量,然后逐步增加剂量。持续8周以上,一般2v4周内出现
皮肤和
关节病变明显改善,但停药后4周内复发。
西咪替丁、
红霉素、唑类抗真菌药等、非甾体抗炎药、其他免疫抑制剂及肾毒性药物等可增加
环孢素(CsA)的毒性作用。该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v50%,副作用大多数轻微如
头痛、感觉异常、多毛、流感样症状等。长期治疗的副作用为肾毒性、
高血压、转氨酶升高和潜在致癌性。肾毒性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环孢素(CsA)可引起肾小动脉收缩,导致肾小动脉不可逆性改变及肾间质纤维化,故
环孢素(CsA)主要用于其他免疫抑制剂无效时,并且疗程不应超过2年。
(3)其他药物:有
普鲁卡因、非甾体抗炎药、
柳氮磺吡啶和中药。
普鲁卡因一般采用300mg加入3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非甾体抗炎药对
皮肤病变无效,由于可缓解
疼痛和恢复功能,因此主要用于银屑病性
关节炎的治疗。常用药物有
吲哚美辛(消炎痛)、
布洛芬(芬必得)及
萘普生等药。但须注意有无加重银屑病的情况。
柳氮磺吡啶剂量为2v4g/d,通常6v8周内见效。
(4)支持治疗:输注新鲜血、血浆、人体白蛋白等,并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沐浴疗法:如硫黄浴、糠浴、焦油浴和
中药浴等,可祛除鳞屑、改善血液循环。
(2)UVB照射对浅表型银屑病效果最好。
治疗方法虽多,一般只能暂时缓解,很难防止复发。治疗中应注意寻找和去除可能使银屑病复发、加重的因素,根据分型 分期、皮损严重程度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和一般治疗
(1)如由上呼吸道
感染、扁桃体炎或咽炎诱发或加剧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
(2)如与精神因素有关,治疗中可辅以心
理疗法、镇静剂或静脉封闭疗法。
(3)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
感染及
其他感染病灶。
(4)寻常型患者一般应勤沐浴,但对红皮病型皮损或有红皮病倾向者不宜用力搓擦。
2.外用药治疗 急性期一般宜用温和保护剂和皮质类固醇制剂,避免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静止期和消退期可选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宜从低浓度开始逐步增加。
(1)焦油制剂:常用的有
煤焦油、松馏油、
糠馏油及
黑豆馏油等。
(2)蒽林:适应于斑块状银屑病。一般用0.1%~1%蒽林软膏、糊剂或乳剂。对
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宜从低浓度开始应用。
(3)外用皮质类固醇:可用软膏、霜剂或溶液。一般选择中效类的皮质类固醇,且少用于面部、腋下、腹股沟及其他皱褶部位。皮质类固醇外用与其他药物如蒽林、焦油、
水杨酸、维A酸或
卡泊三醇等联合外用,既可减少副作用,又可提高药物的疗效。
(4)维A酸类:0.025%~1%维A酸霜剂或凝胶。0.1%
他扎罗汀凝胶外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较好疗效。此类药物常可因刺激而致皮炎,可予对症处理。
(5)维生素D类衍生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维生素D类似物。
1)
卡泊三醇软膏或搽剂:适用于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每周用量不宜超过lOOg。用药后可出现局部红斑和轻微刺痛,故一般不宜用于面部。孕妇慎用。
2)
他卡西醇:适用于斑块状银屑病,2次/d外用。
3)
骨化三醇:3μg/g软膏外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
(6)
氮芥:对点滴状或斑块状银屑病或
皮肤无破损的掌跖脓疱型银屑病均有效。常用1:2 000
氮芥酊剂(用95%的
乙醇配制,一般应用1周内新鲜配制的)。初次应用时宜从低浓度开始,分区分阶段试用。常见不良反应是局部红斑、风团、水疱及剧痒。局部外用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斑,停药后可自行消退。避免外用于面部、外阴部、腋部。肝‘ 功能障碍者禁用。
(7)其他:有10%~15%
喜树碱溶液、5%~ 10%
水杨酸软膏、5%~10%
硫磺软膏和0.O1%~0.025%辣椒素霜等。
3.内用药治疗
(1)抗生素:用于急性点滴状银屑病患者特别是伴有上呼吸道
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部位
感染。慢性患者急性发作期亦可选用。
(2)维A酸类:主要用于治疗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常用的为第二代维A酸产品阿维A酯和阿维A。主要副作用是致畸。服药期间可有口唇及眼鼻黏膜干燥、面红、可逆性脱发、血脂升高等,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肝脏损害少见。
(3)免疫抑制剂
1)
甲氨蝶呤: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定期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等。
2)
环孢素A:是一种主要作用于细胞免疫的选择性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脓疱型银屑病、
关节病型银屑病及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泛发性斑块状银屑病。副作用主要是
高血压、转氨酶升高和肾毒性。
(4)皮质类固醇:一般用于
其他疗法不能控制的红皮病型、
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提倡内用皮质类固醇。
(5)其他:给予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
2和静脉封闭等。
(6)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4.
物理疗法
(1)光疗(UVB)和
光化学疗法(PUVA):适用于静止期的寻常型银屑病。
(2)沐浴疗法:有焦油浴、矿泉浴和
药浴等。
本病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治疗中应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以及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免使病情加重或向其他类型转化。应做到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应重视
心理治疗。避免上呼吸道
感染、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或加重因素。
1.外用药治疗 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有明显疗效,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大面积长期应用强效或超强效制剂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停药后甚至可诱发脓疱型或红皮病型银屑病;维A酸霜剂常用浓度为0.025%~0.1%,其中0.05%~0.01%
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维生素D
3衍生物如钙泊三醇也有较好疗效,但不宜用于面部及
皮肤皱褶部;也可选用各种角质促成剂(如焦油制剂、蒽林软膏、10%~15%
喜树碱软膏、
水杨酸软膏等)。
2.内用药物治疗 维A酸类药物适用于各型银屑病,如阿维A酯0.75~1.0mg/(kg·d)口服;免疫抑制剂主要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
关节病型银屑病,常用的有
甲氨蝶呤成人剂量为每周10~25mg口服,每周剂量不超过50mg,还可用
环孢素、
他克莫司或雷公藤多甙;
感染明显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应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主要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急性
关节病型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等,与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联用可减少剂量,应短期应用并逐渐减量以防止病情反跳;免疫调节剂可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3.
物理治疗 如
光化学疗法(PUVA)、UVB光疗(特别是窄波UVB)、浴疗等均可应用。
4.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清热凉血、凉血活血、活血化瘀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