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乙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厌油、
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
发热和
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
肝硬化甚至
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
肝炎;另一些
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和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多表现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6周~6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
1.急性乙型肝炎
(1)急性肝炎: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肝炎:起病徐缓,症状类似上述肝炎 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初起类似急性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症状,如兴奋、性格行为反常、答非所问、日夜倒错、步履不稳、视物不清、肝炎:又称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时常类似急性肝炎。症状较严重,病人极度肝炎:临床表现酷似亚急性重型肝炎。但它是在肝炎,亦可起病如同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死后尸解证实诊断。主要表现为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进行性加重并持续3周以上,病人皮肤肝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血清胆汁酸均升高。疾病初起,ALT明显升高,但很快下降,出现酶疸分离。部分病人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但经补充维生素K1,3~7天后即迅速得到纠正。B超检查无肝外梗阻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可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尿 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在黄疸出现前黄疸期血清胆红素逐日升高,多在1v2周内达高峰。
(2)血清酶测定:血清黄疸出现之前就开始上升,在病极期达峰值,急性肝炎可有极高的酶活性,恢复期随血清胆红素缓慢下降。慢性肝炎时ALT可反复波动,重型肝炎在胆红素急剧上升时ALT反而下降,称为—酶疸分离―,这是病情重笃之征象。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约4/5存在于细胞线粒体(ASTm)、1/5在细胞液(ASTs)中,线粒体损伤时,血清AST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严重性。
在黄疸时可增高。
4.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 慢性肝病时细胞外基质(ECM)的形成与基质的降解失衡,致ECM过度沉积而形成纤维化。检测血清中的基质成分、其降解产物和参与代谢的酶,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
5.HBV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意义:
(1)HBsAg与抗-HBs :HBV肝硬化以及HBsAg携带者血清中均可呈现阳性反应并持续半年以上。HBsAg阳性是HBV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抗-HBe检出率依次增加,表明抗-HBe阳性并不一定预后良好。
(3)HBcAg与抗-HBc:HBcAg是HBV的核心成分,含有病毒核酸。HBcAg阳性时表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由于循环中HBcAg外面包裹HBsAg,以及少量游离的HBcAg可转化为HBeAg或与抗-HBc 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因此用一般方法不能从患者血清中检出HBcAg,而只有在肝细胞中才能检出。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当Dane 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HBcAg可以释放出来。HBsAg 高滴度、HBeAg与 DNA 聚合酶阳性者,HBcAg多为阳性。
抗-HBc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总抗体,感染 HBV后最早出现的是IgM型核心抗体(抗-HBc IgM ),高效价的抗-HBc IgM是HBV 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在慢性肝炎感染的指标,检测抗-HBc 可提高 HBV 感染者的检出率,有助于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4)HBV DNA和DNA聚合酶: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可直接检测HBV DNA,有的患者即使 HBsAg、HBeAg阴性而HBV DNA为阳性,仍表明HBV在复制,具有传染性。
DNA 聚合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反转录酶作用,其活性越高,表示病毒复制活动越旺盛。测定 DNA 聚合酶可以较灵敏地反映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HBv的现症感染,可根据下列任何一项指标阳性而确立:
①血清HBsAg阳性;
②血清HBV DNA或DNA多聚酶阳性;
③血清IgM抗-HBc阳性;
④肝内HBcAG和(或) HBsAg 阳性,或HBV DNA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肝超声波检查和心电图有异常改变。
【预后】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萘啶酸 |甘草酸 |凝血酶 |核糖核酸 |乳果糖 |促肝细胞生长素 |长链脂肪乳 |水飞蓟宾 |小檗碱 |精氨酸 |冻干人血浆 |奥美拉唑 |联苯双酯 |云芝多糖K |黄芩 |丹参 |人血白蛋白 |葡萄糖酸钙 |黄芪注射液 |熊去氧胆酸 |甘草酸二铵 |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甘氨酸 |牛胆酸钠 |葫芦素 |齐墩果酸 |马洛替酯 |甘糖酯 |肝素 |葡萄糖 |华蟾素 |组胺 |大黄 |氯化钾 |三磷酸腺苷 |氯化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白芍总苷 |清开灵注射液 |朝阳丸 |甘露消毒丹 |还原型谷胱甘肽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还原型谷胱甘肽 |转移因子 |聚肌胞 |更昔洛韦滴眼液 |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人脾免疫核糖核酸 |香菇多糖 |猪苓多糖 |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 |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 |聚肌胞 |拉米夫定 |乾坤宁 |云芝胞内糖肽 |复方树舌片 |当飞利肝宁 |抗乙肝转移因子 |甲肝和乙肝疫苗 |胸腺肽α1 |薄芝糖肽 |重组人干扰素α2a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扶正化淤胶囊 |澳泰乐颗粒 |肝苏颗粒 |茵芪肝复颗粒 |
| 大块肝细胞坏死 |大三阳 |单项ALT升高 |腹部肿块 |腹水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受损 |肝功能衰竭 |肝积水 |肝内钙化 |肝脾肿大 |肝郁气滞 |肝脏病变弥漫 |肝肿大 |核心抗体(抗HBc)阳性 |黄疸 |肝被膜紧张 |HBV与HCV重叠感染 |口唇发黄 |口粘腻 |门体侧支循环 |细胞酶活性异常 |内脏痛 |扑翼样震颤 |球蛋白异常 |食欲下降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四肢无力 |胃肠气胀 |小三阳 |溴磺酞排泄延迟 |血浆白蛋白降低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 |血清中高水平的谷草转氨酶(AST) |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 |炎性细胞浸润 |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 |掌跖发红 |转氨酶异常增高 |转氨酶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