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
皮肤、
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
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v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v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耉人及儿童也可患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阴阳毒、阳毒发斑、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
面游风等病证范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可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多个内脏器官。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本病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7~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
【SLE与妊娠】
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或其他脏器严重损害,病情处于缓解期达半年以上者, 一般能安全地妊娠, 并分娩出正常婴儿。非缓解期的SLE患者容易出现流产、早产和死胎, 发生率约30%,故应避孕。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期应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者均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故必须停用以上药物至少3个月方能妊娠。妊娠可诱发SLE活动, 特别在妊娠早期和产后6周。有习惯性流产病史或抗磷脂抗体阳性者,妊娠时应服低剂量阿司匹林(50mg/d)。激素通过胎盘时被灭活(但是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是例外) 不会对胎儿有害, 妊娠时及产后一个月可按病情需要给予激素治疗。产后避免哺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对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应包括如下内容:
1.明确诊断,
2.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
3.拟订SLE常规治疗方案,
4.处理难控制的病例,
5.抢救SLE危重症,
6.处理或防治药物副作用,
7.处理SLE患者面对的特殊情况,如妊娠、手术等。
其中前3项为诊疗常规,后4项常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参与和多学科的通力协作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红斑狼疮中最严重的类型,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之比约1:9。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各器官、系统的损害可同时或先后发生。
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 两性均发病,男女之比为1∶7~10,发病年龄为2~80岁,以20~40岁多见。多数病人最后都有多脏器损害,但在早期可仅有1个脏器受累的表现,同时伴有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简称ANA)阳性的实验室发现,这可对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线索。因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起病方式多变,可几个脏器同时起病,也可相继出现几个脏器受损的表现。多数都有一定的起病诱因(感染、日晒、情绪受刺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感染有关,尤其多见于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人,但多数病人感染的反应性不良,即使继发严重感染,白细胞也无明显升高。本病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神经系统等可不同程度受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
又称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lupus,NP-SLE)。轻者仅有感染、药物等继发因素的情况下,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可诊断NP-SLE。少数患者出现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病因。
(+)血液系统表现
活动性SLE中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和(或)血管炎可累及视神经,两者均影响视力,重者可数日内致盲。早期治疗, 多数可逆转。
隐匿性肾炎、感染因素,尤其是在免疫抑制治疗中出现的感染、药物等继发因素,结合影像学、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可诊断神经精神狼疮。以弥漫性的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精神狼疮,多与抗神经元抗体、抗核糖体蛋白(Ribsomal P)抗体相关;有局灶性神经感染性感染、电解质紊乱、药物、合并其他感染也可出现低滴度的ANA。
ANAs包括一系列针对细胞核中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SLE的特异性95%,敏感性为70%,它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有关;抗Sm抗体的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25%,该抗体的存在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关系;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SLE的精神症状有关;抗单链DNA、抗组蛋白、抗RNP、抗SSA和抗SSB等抗体也可出现于SLE的血清中,但其诊断特异性低,因为这些抗体也见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抗SSB与继发皮肤狼疮带试验,表现为皮肤的表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和补体(C3c、Clq等)沉积,对SLE具有一定的特异性。LN的肾脏免疫荧光多呈现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被称为“满堂亮”。
【发病基础】
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如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几乎都可发现肾病变,WHO将狼疮肾炎的肾小球病变分为六型(详见狼疮肾炎)。
【病原和发病机制】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血沉 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为溶血性贫血,有抗红细胞性抗体,约15%病人Coomb试验阳性。白细胞多在(2.0v4.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吞噬即形成LE细胞。用瑞氏染色,可见在1个较大的粒细胞中含有1个圆形无结构的烟雾状紫红色均匀体,并将中性粒细胞的核挤到一边。若该种均匀体未被吞噬,而被许多中性粒细胞所包围,则可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结―。该试验方法为取病人血液使其凝固,在37?保温2h,捣碎血块,离心沉淀,取淡黄色上层白细胞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此法阳性率为50%v80%,其阳性率与检查时间、次数、是否经过治疗等有关。通常在病情活动期及晚期阳性率较高,应多次进行,甚至需要几十次检查才能发现LE细胞。LE细胞对SLE的诊断并无特异性,还可见于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白血病等。由于方法繁杂,受检查人个体影响和药物影响且阳性率较低,日益不为人们所采用。目前采用简便可靠的抗核抗体代之,两者具有同等的临床意义。
(2)抗核抗体谱:
①抗核抗体(ANA):是对各种细胞核成分抗体的总称。SLE的ANA阳性率高达95%,其滴定度较高,大于1∮80的ANA对SLE的诊断意义大。ANA对SLE也无特异性,也可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舍格伦综合征等,但其阳性率和滴定度较低。周边型及均质型多见于SLE,有一定诊断意义。
②抗dsDNA抗体,对SLE特异性高,阳性率为50%v80%,抗体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③抗Sm抗体,特异性高,SLE病人的阳性率是20%v30%。本抗体与SLE活动性无关。
④其他自身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均可出现阳性。SLE可出现的多种自身抗体,详见下表1。
(3)抗磷脂抗体包括抗磷脂抗体共同构成抗磷脂综合征。
(4)SLE其他自身抗体:针对红细胞膜抗原的抗体出现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还有抗粒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和抗淋巴细胞抗体。对高尔基体、核糖体的抗体,针对细胞框架成分、微纤维等的抗体。约1/3的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5)免疫球蛋白:多数病人IgG、IgM升高,这是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造成的。
(6)补体:半数病人有低补体血症。血清总补体(CH50),C3含量降低,可间接反映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增加,与病情活动有关。补体分解物C3a,C5a增加也代表病情活动。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方法甚多,但无一令人满意者。
出血性病灶的发现和治疗提供帮助; 高分辨CT有助于早期肺问质性病变的发现。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心肌、心瓣膜病变、肺动脉高压等有较高敏感性而有利于早期诊断。
【预后】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有关标准评价疗效(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
一、治愈标准 治疗3个月内主、次症均消失,检验指标完全符合缓解条件,连续服药能保持缓解,检验指标趋于完全正常。
二、好转标准 治疗3个月内SLEDAI下降≥1/3,检验指标基本符合缓解条件,连续服药病情稳定。
三、无效标准 治疗3个月内主、次症虽有所改善,但是不稳定,SLEDAI下降<1/3,并且可见活动指征者。
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相关课件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类风湿关节炎 | 化脓性脑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肾病综合征 | 狼疮性肾炎 | 隐匿性肾炎 | 溶血性贫血 | 肾病综合征 | 溶血性贫血 | 急性胰腺炎 | 生长发育 | 呼吸困难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败血症 | 结核病 | 肺结核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淋巴瘤 | 白血病 | 惊厥 | 肺炎 | 抽搐 | 出血 | 胸痛 | 黄疸 | 发热 | 咳嗽 | 便秘 | 休克 | 麻疹 | 头痛 | 水肿 | 昏迷
| 可的松 |生脉散 |紫雪丹 |氢氧化铝 |高锰酸钾 |济生肾气丸 |锡类散 |普鲁卡因 |洋地黄 |人参 |吗替麦考酚酯 |氧 |板蓝根 |氯喹 |磺胺 |呋喃西林 |冻干人血浆 |六味地黄丸 |大黄 |生肌散 |冠心苏合胶囊 |安宫牛黄丸 |冰硼散 |参附注射液 |补中益气汤 |丹参 |来氟米特 |狼疮丸 |速效救心丸 |逍遥丸 |吸收性明胶海绵 |达那唑 |白芍总苷 |达那唑 |地塞米松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环孢素 |左旋咪唑 |转移因子 |胸腺肽 |泼尼松 |地塞米松 |左旋咪唑 |青蒿素 |氨苯砜 |环磷酰胺 |泼尼松 |硫唑嘌呤 |左旋咪唑 |胸腺肽 |转移因子 |泼尼松 |地塞米松 |达那唑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环孢素 |胸腺肽 |转移因子 |氨苯砜 |环磷酰胺 |泼尼松 |地塞米松 |曲安西龙 |硝基咪唑硫嘌呤 |胍立莫司 |胸腺喷丁 |萘莫司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