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食用富有营养及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食物及饮酒。若有血管闭塞或
动脉瘤,可考虑进行血管重建术或其他外科手术处理。
白塞病的治疗需要内科、眼科、口腔科等密切配合,不同病情又有其侧重面,治疗方案需高度个体化,常局部治疗与全身药物治疗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可提高临床疗效。
1.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尤其是重要脏器受累时,应卧床休息。发作间歇期应预防复发,例如保持口腔内清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及时控制口腔、咽部
感染,可预防口腔病变发作。
皮肤和
眼部同样也应保持清洁。肠
白塞病急性期
腹泻、
腹痛及
便血严重时,应禁食,给予胃
肠外营养、输液甚或输血等支持治疗。有报道小剂量
阿司匹林(80mg/d)能预防
血栓形成,可试用于本病。
(2)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根治药物,但是只要接受正规治疗,尚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常用的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类。
①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可以减轻各种症状,能改善黏膜溃疡和
关节
疼痛,对有
眼部受损和中枢神经受损者,宜及时应用较大剂量。
②免疫抑制药:是治疗本病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可以阻止疾病发展,与激素有协同作用,并能减少激素的用量。常用的有
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等,此外还可用
环孢素。
⑤其他药物:如
秋水仙碱,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减少刺激与
炎症反应。激素与免疫抑制药治疗BD的药物、剂量、方法和指征,见表4。
(3)对症治疗:本病一般病情不甚严重,但是有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或致命的并发病,如脑膜炎等中枢
神经系统病变、
胃肠道穿孔引起
急性腹膜炎、大血管病变引起主动脉破裂等。因此,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的必要的治疗。
①口腔溃疡:局部涂以糖皮质激素糊膏或贴膜,3v5次/d次或局部滴5%
四环素液,以减轻
疼痛,加速愈合。雷公藤总苷(雷公藤多甙)1mg/(kg·d),2v3个月,
沙利度胺(肽胺哌啶酮)每天200v300mg,分次服用,可防止口腔溃疡复发。
②
眼部病变:急性眼色素膜炎时,需要扩瞳以防止色素膜粘连,用0.5%
可的松每天滴眼3v4次,连用4v5天,严重时于球
结膜下注射
地塞米松5mg,1v2次,可减轻
炎症渗出。全身用药可采用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后葡萄膜炎或
视网膜血管炎、前葡萄膜炎及神经炎均有可靠疗效。通常以
环磷酰胺1.0g/m
2体表面积,静脉注射,每月1次,加用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0.5mg/(kg·d),疗效较好。无效时可试用
环孢素治疗。
③
皮肤病变及外阴溃疡:一般用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阴部后涂以抗生素软膏,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外阴溃疡
疼痛。严重
皮肤病变亦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短疗程疗法。
⑤肠
白塞病:肠
白塞病尤其有胃肠
出血症状时,治疗应积极而又慎重,首选雷公藤总苷或系统地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不宜用糖
皮质激素类药物。内科不能控制的肠
白塞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可能引致创口愈合不良,且复发率较高。
⑦防治复发:
白塞病有缓解与复发交替倾向,防止复发甚为重要。应特别注意防止各种
感染,注意口部、
眼部、阴部清洁及饮食卫生。一旦有复发现象应抓紧进行联合治疗。
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1)早期(急性发作期):此期可出现
发热、血沉增快或急性严重的多系统多部位局部损害等,西药应根据损害部位加强局部用药,如有危及生命的中枢
神经系统病变时,应及时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如
泼尼松每天60v80mg,分次服用,病情控制后,及时调整剂量。
急性发作期中医症状一般以湿热毒邪熏蒸为主,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泻火为主要治疗法则,可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组方治疗。
(2)中期:此期多为病情迁延不愈,多系统多部位局部损害呈反复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病情一般不重。中医症状以阴虚津亏、邪热留恋为主。西药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应用免疫抑制剂,可选用
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
环孢素(环孢菌素A)、
甲氨蝶呤等。
中药治疗常需攻补兼施,以益气养阴、清热除湿为主要法则,可选用六味地黄汤(丸)、甘草泻心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组方治疗。此期病程
主要治疗原则为改善循环、抑制免疫和对症处理。
1.去除
感染等诱发或加重因素。
2.皮质类固醇 通常以中、小剂量为主。对于有明显器官损害或全身症状较重者,宜早期、足量地使用皮质类固醇。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 如
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
环孢素等。雷公藤亦有一定疗效。
4.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
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等为常用药。也可用
羟氯喹、
沙利度胺或
氨苯砜。必要时可用
秋水仙碱。
5.血管扩张剂
丹参注射剂静滴,或
川芎嗪口服,可改善循环。
6.其他治疗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转移因子、
左旋咪唑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局部治疗和对症治疗亦很重要。
7.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效果。
BD的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眼炎治疗、血管炎治疗几个方面,然而任何一种治疗都不能取得根治的效果。
(一)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而应用不同的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对
关节炎的
炎症有疗效。
2.
秋水仙碱 对有
关节病变及结节性红斑者可能有效,有时对口腔溃疡者也有一定疗效。剂量为0.5mg,每日3次。
3.糖皮质激素制剂的局部应用
① 口腔溃疡者可涂抹软膏,可使早期溃疡停止进展或减轻
炎症性
疼痛;
② 眼药水或眼药膏对轻型的前葡萄膜炎有一定的疗效。
4.
沙利度胺 对黏膜溃疡、特别是口腔黏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每日剂量25~1OOmg,有引起胎儿海豹胎畸形的不良反应。
(二)内脏血管炎和眼炎的治疗
内脏系统的血管炎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根据病变部位和进展来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和途径。现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本病中系统应用时剂量和方法分述如表9-6-4。上述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服用者更需注意。服药期间必须根据临床表现而不断调整剂量,同时严密监测患者血象、肝肾功能、血糖、
血压等。出现异常者应及时减量、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
(三)手术
有
动脉瘤者应结合临床而予切除。
治疗方案及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有效,但停药后大多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1.一般治疗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发作间歇期应注意预防复发。如控制口、咽部
感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伴
感染者可行相应的治疗。
2.局部治疗 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膏、
冰硼散、
锡类散等,生殖器溃疡用1:5000
高锰酸钾清洗后加用抗生素软膏;眼结、
角膜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膏或
滴眼液,眼色素膜炎须应用
散瞳剂以防止
炎症后粘连,重症眼炎者可在球
结膜下注射
肾上腺皮质激素。
3.全身治疗
(1)非甾类抗炎药:具消炎镇痛作用。对缓解
发热、
皮肤结节红斑、生殖器溃疡
疼痛及
关节
炎症状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有
布洛芬0.4~0.6g每日3次;
萘普生,0.2~0.4g每日2次;双氯酚酸钠25mg,每日3次等,或其他非甾类药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见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2)
秋水仙碱:可抑制
中性粒细胞趋化,对
关节病变、结节红斑、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剂量为0.5mg,每日2~3次。应注意肝肾损害、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3)沙立度胺(thalidomide):用于治疗严重的口腔、生殖器溃疡。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50mg每日3次。妊娠妇女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详见
强直性脊柱炎用药),另外有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副作用。
(4)糖皮质激素:对控制急性症状有效,常用量为
泼尼松40~60mg/d。重症患者如严重眼炎、中枢
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血管炎患者可考虑采用静脉应用大剂量
甲泼尼龙冲击,1000mg/d,3~5天为一疗程,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效果更好。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不良反应(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
(5)免疫抑制剂:重要脏器损害时应选用此类药。常与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用。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用药期间应注意严密监测。
1)
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1348):用于治疗
视网膜、中枢
神经系统及血管病变。用法为2mg每日3次。持续使用数月直至病情控制至稳定,然后逐渐减量至小量维持。病情完全缓解半年后可考虑停药。但眼损害应考虑用药2~3年以上,以免复发。用药期间,应定期眼科就诊检查。副作用有继发
感染,长期应用有可能停经或精子减少、无精。
2)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效果较
苯丁酸氮芥差。用量为2~2.5mg/(kg·d)。可抑制口腔、
眼部病变和
关节炎,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应用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3)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每周7.5~15mg,口服或静注用药。用于治疗
神经系统、
皮肤黏膜等病变,可长期小剂量服用。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肝损害及消化道症状等。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4)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在急性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或
肺血管炎、眼炎时,与
泼尼松联合使用,可口服或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每次用量0.5~1.0g/m
2体表面积,每3~4周一次)。使用时嘱患者大量饮水,以避免
出血性
膀胱炎的发生,此外可有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等(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
5)
环孢素(cyclosporine):对
秋水仙碱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的眼
白塞病效果较好。剂量为3~5mg/(kg·d)。应用时注意监测
血压和肝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
6)
柳氮磺吡啶:3~4g/d,可用于肠道
白塞病或
关节炎者,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6)其他
1)α
干扰素:治疗口腔损害、
皮肤病及
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
眼部病变的急性期治疗。
2)TNF-Q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用于治疗复发性色素膜炎已有报道,仍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3)雷公藤制剂对El腔溃疡、皮下结节、
关节病、眼炎有肯定疗效。对肠道症疗效较差。
4)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潘生丁)及抗纤维蛋白疗法(
尿激酶、
链激酶)亦可用于治疗血栓疾病,但不宜骤然停药,以免反跳。
5)如患者有
结核病或有
结核病史,PPD皮试强阳性(5IU有水疱)时,可试行抗结核治疗(三联)至少三个月以上,并观察疗效。
4.手术治疗 重症肠
白塞病并发肠穿孔时可行手术治疗,但肠
白塞病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复发与手术方式及原发部位无关,故选择手术时应慎重。血管病变手术后也可于术后吻合处再次形成
动脉瘤,故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采用介入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眼失明伴持续
疼痛者可手术摘除。手术后应继续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减少复发。
本病一般呈慢性,易治疗。缓解与复发可持续数周或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在病程中可发生失明,腔静脉阻塞及
瘫痪等。本病由于中枢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胃肠道受累偶有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