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和脂肪。葡萄糖的省氮效应早已肯定。脑、神经组织、红细胞及肾髓质所需的能量几乎都由葡萄糖供给。禁食时,可从肝糖原获得葡萄糖,但肝糖原储存有限,仅为200g,禁食后24h内即被耗尽。肌糖原(仅300g)只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这时如仍无外源性糖类补充,体内葡萄糖的来源部分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供给,而机体所有蛋白质都具有积极的生理功能,没有额外的“贮存”。故在禁食的早期每天如从静脉给予100g葡萄糖,虽供热有限,但能明显地减少蛋白质糖异生,起到节氮作用。还能防止脂肪酸代谢超过三羧酸循环可能氧化的量时而转化为酮体。但糖的氧化利用率约为每分钟6mg/kg,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可望使糖利用率提高至每分钟7~8mg/kg。葡萄糖输入太快或胰岛素相对不足,可产生高血糖和糖尿,部分耗能而转化为脂肪,可引起肝脂肪变及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特别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对糖的利用率下降,出现胰岛素拮抗,故糖用量必须有明确的糖负荷概念。临床常用的能量合剂应含3个基本要素:高渗葡萄糖、钾和胰岛素(每提供1000大卡热量的葡萄糖需钾30~40mmol)。从营养学角度,对应激状态下的危重病人需要的热能部分应由脂肪乳剂提供并同时供给复合氨基酸制剂。